不过,此时并没有人知道常微罹的真实想法。
这位实权派院士就这么盯着许秋,眼睛也逐渐笑得眯了起来。
此刻他看许秋,就像是猎人看一个猎物。
猎物越肥,他就越开心。
而许秋,这一轮的表现,依然远远地超出了他的预料!
这个一号病人,常微罹自己也参与过诊断。
然而,也需要几轮鉴别诊断,差不多三四天的功夫才能查清楚所有疾病。
但许秋,只用了十几分钟。
这种无与伦比的诊断能力,已经不是单纯用经验能概括的了。
他常微罹,经验还能比谁差了?
但依然做不到这一点。
而许秋却从复杂的病例中锁定了腹腔,而且竟然真的揪出了脓区!
这是纯粹的天赋。
身为一名医生,极其罕见的临床直觉!
“不过,唯一的缺点就是太不懂得尊重前辈!
“面对如此多的专家,在我面前,居然敢直接说《外科学》是错的,是专家们为了省事做出的规定……
“等以后收入我的门下,要教你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尊重前辈。”
脑海中浮现出这些念头时,常微罹脸上依然带着温和的笑容。
不过,也就是他不知道许秋还问出了导致嗜沫凝聚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。
而且这个“嚼草药导致病菌入血”,是连他之前都没有问出来的信息。
如果知道了的话,常微罹恐怕会更加震撼。
……
此时,随着“发热”的病因清晰起来,许秋接下来的工作,就是进一步确认病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了。
这种病,说简单也简单。
毕竟大街上到处都是。
久坐的白领,搬运工、农民,大部分职业的职业病,都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或多或少的关系。
但说难,也的确不好处理。
关于腰椎间盘的治疗措施,从骨科建立以来,一直到现在,其实经历了很多次变革。
各种治疗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。
从椎板小开窗,到MED、PELD等。
能选择的术式多如牛毛。
不过,迄今为止都没有一项技术拥有绝对的优势。
即便是新近冒出的微创脊柱融合术,也没有数据表明其优于开放融合术。
因而当下,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容易,但,怎么把手术做得好,才是关键!
“做腰椎CT、MRI。”许秋一一下达医嘱。
这些检查,属于常规检查了。
一号病人之前早就做过,因此工作人员直接就把结果送了过来。
其中,腰椎椎CT示:L4~L5椎间盘突出伴骨赘增生。
L4~L5节段后纵韧带骨化。
并且还能看到相应节段椎管狭窄。
腰椎MRI则能看得更加细致,其中示L4~L5椎间盘突出游离,相应水平硬膜囊和马尾神经受压……
各种检查做下来,其实诊断已经很明显了:腰椎管狭窄症(L4~L5)。
不过,让许秋皱起眉头的是……这个病人的症状看似严重。
但,从影像表现上来看,却不算有多严重。
病人腰四腰五椎间盘虽然突出,但幅度并不明显。
跟必须要做手术的“椎间盘巨大突出”有本质区别。
更重要的是……
病人的马尾神经也只是轻微受压。
还没有出现马尾综合征。
这种情况下,尝试保守治疗进行控制,才是更恰当的办法。
然而现在……却直接把病人搬到了手术台上?
这让许秋一时间的思路卡在了原地。
佟雪龄察觉到异常。
她来到许秋身边,问道:“许医生,有什么需要帮忙的?”
许秋看向佟雪龄,道: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征是什么?”
佟雪龄下意识地念出了《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指南》上的内容:“病人出现严重的腰痛,下肢的放射性疼痛,普通的止痛药无法缓解,则必须考虑手术治疗。
“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椎间盘突出进入硬膜囊内,这种情况应当尽快手术,紧急手术,否则瘫痪几率极大……”
许秋眼睛一眯。
这正是常微罹制定的那一版《治疗指南》。
乍看之下,两句都没什么问题。
但,仔细一琢磨,就能发现问题所在。
用词太绝对了。
不管是“必须手术”,还是“瘫痪几率极大”,就足以把外行人吓个半死。
然而……这些内容,实际上夸大了腰突症的危害。
许秋打断了佟雪龄的背诵,道:“不要指南,我要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。”
第453章 经验与《指南》冲突,信院士还是信我?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